张纮避难江东期间,孙策正好回江东发展,当孙策知道张纮人在江都时,就数次前去拜访张纮。刚开始孙策将自己的鸿鹄大志说给张纮听,希望能得到张纮的指导。但张纮却说:我一向没有才能,没有什么好主意给你。孙策受到张纮的排斥后,并没有放弃,而是坚持拜访,每次求教时,都发自内心。最后张纮终于被孙策的诚心感动,决定出山帮助孙策创业!
张纮跟随孙策期间,经常跟随孙策亲临前线,每次张纮看到孙策率先攻城掠地时,张纮都劝谏孙策说:你作为主将,本是筹谋划策的角色,三军的命运也都托付于你,你怎么能担当冲锋任务呢。希望你不要因为个人喜好,而让全国上下为你的安危而担心受怕,做一个合格的君主。孙策听到张纮的劝谏后,再也没有亲临战场,开始掌控全局的指挥战争。后来孙策为了讨好曹操,就派遣张纮到许昌奉献奏章!
张纮来到许昌后,被曹操留在许昌担任御史。后来孙策去世,曹操打算趁江东举丧期间进攻东吴。张纮急忙劝曹操:趁人丧事而用兵,既有违背传统道义。倘若功而不胜,还会使两家结仇,不如借此厚待江东。曹操因受官渡之战的困扰,就听取了张纮的意见。张纮此言不仅挽救了江东危局,也使曹操不再担心东吴的趁机偷袭!
后来曹操委任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,想让他劝孙权归降,张纮来到东吴后,开始全心辅佐孙权,而孙权每次有秘密的计谋,也都找张纮商量,还经常让他和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一块负责起草文书,可见孙权对张纮也是非常的信任和器重!后张纮根据东吴的全局考虑,提出了将东吴首都移到秣陵,也就是现在的南京。此计为东吴日后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。然而就在东吴迁都期间,张纮却不幸病逝。张纮死后,孙权为之流涕!
那么问题来了,张纮作为东吴齐名于张昭的名臣,为何在后人眼中却籍籍无名呢?在小编看来,有三点原因导致他名气不大!
第一点:三国中的名人,现在人大部分人受《三国演义》的影响比较大,而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孙策的戏份并不多,而张纮主要功绩在辅佐孙策,所以这也就影响了张纮的知名度!
第二点:张昭之所以有名,那时因为张昭曾是孙策的托孤大臣,而孙策死时,张纮还在许昌做官,所以即使张纮和张昭合称“二张”,张纮在东吴的地位也远不如张昭!
第三点:张纮死的比较早。张纮早在东吴虽然名气很大,但是官职却不高,这主要也是受孙权的限制。因为当时孙权也只是一方太守,给不了张纮高官职位。所以这也严重影响了张纮的名气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